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活动  >   正文

大赛通知|关于举办中央财经大学第二十四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1-25    点击数:

时间 主讲人
地点

为进一步贯彻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激发学生参与学术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对接,我院团委按照《关于举办中央财经大学第二十四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校团字〔2025〕2号)要求,举办中央财经大学第二十四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院内初审,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我校全体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含在职)均可申报作品参赛。

二、参赛要求

(一) 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为2024年3月—2025年2月期间完成的社会调查报告、学术论文。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二) 作品类型

1. 社会调查报告

参赛学生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发展成就”“乡村振兴”“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新质生产力”“基层治理”等专题,形成教育意义强,创新性、学术性、感染力、传播力好、有深度思考的社会调查报告,全文在 15000 字以内。

其中,“发展成就”可以着眼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金融强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科技自立自强等;“乡村振兴”可以着眼于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解决“三农”发展中的科学技术及乡村振兴发展问题,依托专业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引导农业向绿色、优质、高效和品牌化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打造农村好风貌、促进农民新增收;“文明文化”可以着眼于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传播等,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先进思想引领,优秀文化弘扬,创新精神题练,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美丽中国”可以着眼于绿色低碳、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能源清洁利用等,在产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企业发展与ESG 理念融合等等;“民生福祉”可以着眼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就业、健全社会保障、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质生产力”可以着眼于具备攻关条件的关键科学技术和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突出首都战略支柱产业和新兴未来产业,以“产学研”融合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基层治理”可以着眼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国家安全、完善社会治理等。

鼓励各位同学依托往期寒、暑期社会实践经历及成果,经过沉淀提炼、深度思考,进行成果转化。

注: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所作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者亦可申报参赛,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等。

2.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按研究领域分为经济类(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管理类(会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和其他类(法律、社会、信息、数学等)3个类别,全文在 15000 字以内。

(三) 参赛形式

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均可参选。申报个人作品的,作品需为个人独立完成或两人合作完成,两人合作的作品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发表的有关作品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凡作者超过两人,或者为两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作品,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四) 指导要求

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职称(副高级及以上)的指导教师指导推荐,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 3 名教师指导完成。

三、大赛流程

(一)作品准备(2025年2月28日前)

1. 作品准备

有意愿参赛的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根据《第二十四届“挑战杯”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具体格式要求》(附件1),完成参赛作品的准备。

2. 作品申报

参赛个人或集体可于2025年2月14日开始,进入“中央财经大学信息门户—数字团学系统—实践学术部项目—热门活动”中申报参赛作品,进行信息填报和材料提交,提交材料包括参赛作品及《第二十四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表》(附件2)PDF版(个人及指导老师签字)。

系统截止时间为2025年2月28日。

(二)作品初审(2025年3月1日—2025年3月16日)

学院组织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专业教师(3位及以上,依据本学院提交作品数量自定)成立评审小组,就作品质量、学术规范等情况进行初审,并进行学术诚信检查,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分赛道开展评审。最终将区分作品类型和类别对所有作品进行排名,并推荐40%作品参与校级赛事(社会调查报告类推荐作品一般不低于推荐作品总数的50%)。

(三)作品复赛(2025年4月)

由校团委成立评审组,将各二级团组织经初审推荐的作品送专业评委进行匿名复评,评选产生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

(四)特等奖答辩及颁奖(2025年5月)

校团委组织专家学者对一等奖作品进行答辩评审,评选产生特等奖作品,同时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作品以及优秀组织奖单位颁奖。获奖作品有机会被择优推荐至北京市赛。

请参赛同学扫码进群,后续通知将在群里公布。

鼓励本科生、硕博研究生踊跃参与,提交高水平、高质量论文,营造积极的学术竞赛氛围。同时,请各位同学务必严守学术诚信,杜绝雷同作品重复参赛、抄袭他人成果、学术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一经发现将取消资格并严肃处理。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愿同学们以学识为翼,借赛事东风,创作优质作品,挑战自我,在学术苍穹展翅翱翔!

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获取比赛相关文件。

撰稿:创新发展学院团委学术实践部

审稿:林艺茹、巴蕾、李祎博

编辑:沈嘉怡

审核:王颖


学院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2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学院南路校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