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黄金波教授应邀来我院举行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5-04-18    点击数:

2025年4月14日中午,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理悦CEMA·知与行系列研讨会”第六讲在学院南路校区学术会堂712会议室举行。深圳大学经济学院黄金波教授受邀作题为“我国期权价格隐含的广义风险及其风险价格”的学术报告。讲座由甄芳副教授主持。

黄金波教授现任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珠江学者,长期致力于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领域研究,尤其在期权市场隐含信息提取与应用方面取得突出成果。此次讲座中,他系统性地分享了团队最新研究进展,通过创新理论构建与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期权价格中隐含的广义风险特征及其对资产定价的深远影响。

黄金波教授作报告

传统资产定价模型多依赖历史数据,难以捕捉市场对未来的风险预期。黄金波教授指出,期权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其价格天然包含投资者对市场波动的预判。然而,如何从复杂的期权合约中提取系统性风险因子,一直是学术界与业界的难点。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提出“广义风险(Generalized Riskiness, GR)”概念,采用有限差分法对上证50ETF期权价格进行动态解析,剥离出隐含的风险信息。黄教授特别强调,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三点:一是突破传统依赖历史数据的局限,基于期权价格的前向信息测算风险,为理解风险收益关系提供前瞻性视角;二是提出一种非参数方法提取隐含GR,该方法无需依赖特定分布假设,可灵活移植至其他风险测度场景,具有广泛适用性;三是首次将GR引入资产定价领域,通过检验其定价能力改进经典模型,填补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空白。

研究进一步提出“广义风险溢酬(GR Premium, GRP)”概念,用于量化市场对承担GR所要求的补偿。黄金波教授强调,GRP的本质是将期权隐含的前瞻性信息转化为可观测的定价因子,从而构建更高效的资产定价模型。相比于基于历史信息的构建方法,GRP的前瞻性构建方法更能够及时捕捉市场的变化,也更能获得更好的收益。基于上证A股全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GRP被负向定价,反映了该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性。此外,在控制规模、价值、动量等传统因子后,GRP仍对个股收益率具有独立解释力,且因子载荷与收益率呈现稳健的反向关系。引入GRP后,资产定价模型的拟合优度提升,定价误差较传统模型也有所下降,充分验证了前瞻性风险信息对定价效率的改进作用。讲座中,现场师生围绕GRP的构建方法、定价模型的含义及实证结果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此次讲座是“理悦CEMA”系列研讨会的重要一环,不仅展现了金融工程领域的前沿进展,也为学院师生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方法论范式。

撰稿:甄芳

审稿:尹鹏辉

编辑:沈嘉怡

审核:王颖

学院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2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学院南路校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