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活动  >   正文

考研特辑| 研途逐梦,慧语领航—考研分享特辑之专业课篇

发布时间:2025-05-06    点击数:

时间 主讲人
地点

考 研

是孤身划桨横渡知识沧海的壮阔远征

也是赤足跋涉心灵荒原的静默修行

当书页间的公式与理论如浪涛翻涌

当焦虑与迷茫似暗流潜行

请来听听穿越风暴抵达彼岸的他们给出的建议

为助力我院学子科学备考,学院特推出考研经验分享特辑,邀请多位考研上岸的优秀学子,详细解析考研备考思路流程,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刘双瑞 (中央财经大学 专业课146)

备考流程

“我五月开始复习专业课,用了一个月左右把书快速过了一遍。之后看了一遍b站上太白金星学长的视频课,到七月末看完视频课程,达到了对专业课知识理解的最高峰。八月开始做题、背诵,我先用一个月左右过了一遍计算专项,计算题是试卷中最重要的部分,搞明白计算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之后,我同时进行了论述部分和背诵讲义的学习,也是一个月左右时间两本结合着过了一遍,但这一遍下来后我还做不到背诵所有概念。我在十月开始做真题,把真题里涉及的名词解释、偏背诵的论述题再回到背诵手册和论述专项巩固学习。到考前可以复习做过的真题,刷刷801的题保持做题手感。”

特别叮嘱:注重基础

“可能是受到801、803‘合卷’的影响,今年两套试卷都不算难,高分很多。大家还是要根据往年的难度和其他学校试题作为参考来准备。但是仍然建议大家注重基础!我扣的4分就是一个基础知识点在考场忘记了。我也问了其他同学,分数主要也是扣在基础概念和计算失误上。

最后祝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复习顺利,一战上岸,前程似锦!”

李逸凡(北京大学 专业课120)

微观经济学

“在复习的初期,一定要注重原始教材(参考书)的阅读,打好基础,在对原始教材有一定熟悉度的基础上再利用其他辅助参考资料进行进一步提升;注重教材书后的课后题,许多考研真题都直接来源于教材的课后题。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将专业课的科目分章节制作思维导图,尤其是宏观经济学中涉及到大量背诵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够辅助记忆,进行复试备考时,通过思维导图也能够快速回忆起相关知识点,节省大量时间。

微观经济的出题模式涉及到大量的计算题,提醒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多做题,并且最好回归你的考研院校的真题。一方面,感受学校自己的出题风格,另一方面,每个院校考察的重点章节也各不相同。以北大为例,今年厂商、博弈论与不确定性等章节考察较多,消费者偏好的部分考察较少,而我在复习初期没做过真题的情况下,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消费者偏好的部分,走了弯路,希望大家引以为鉴。”

统计学

“对于统计的复习,我是在北大发布考纲后,距离正式考试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才开始学习的,算作一种突击策略,对于目前需要长线复习的同学参考性也许较低,但是也就自己的经验谈一点看法。今年北大的考察内容主要涉及两个部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学,接下来我分部分谈一下我的备考体会。

对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下称统计),我的做法是先看教材的讲解部分,配合b站相关up主的讲解学习,看完一章后做该章的课后题,大部分不会做也没关系,将答案读懂读会,体会答案的解题思路。这样的流程经历几轮后,慢慢地就会对题目有了感觉。

对于统计的考察语境熟悉后,可以开始做真题。实际上,我认为北大以往真题没有教材课后题的难度大,所以大家不需要过于纠结教材中的一些难题。同时,个人发现北大的统计真题重复性非常之高,连续几年考察同一个题型的情况十分多见,因此再次强调真题的重要性。

对于计量经济学(下称计量),北大既注重应用的考察,还十分注重理论推导。我们平常的学习中对于计量的应用的相关知识点都非常熟悉,但是很少接触理论推导的部分,因此这一点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也需要从教材选择中做出一定的区分。学习的流程与上述统计的流程一样,不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的四院统考之前,经院的金融专业在考察统计时考过时间序列的相关内容,但是我战略性放弃了,而在改考纲后的统考中也确实没有考时间序列。个人感觉之后大概率也不会考,但是由于时间序列和金融高度相关,所以希望报考金融方向的同学还是稍微注意一下。”

微观经济学参考资料

范里安

微观的基础教材,必须看

尼科尔森

进阶教材,比范里安要难,但是考北大必须要看

平新乔

精简压缩版的尼科尔森,内容很干没有废话,基础好的话看起来会比较有效率;由于是北大老师出的书,因此考北大一定要看,很多真题都是从里面直接出的。

圣才课后习题

范里安和尼科尔森都有相应的圣才课后习题,里面会包含教材内容的概括和课后习题精解,推荐作为教材的辅助材料

钟根元微观习题集

质量很高,非常适合查漏补缺微观概念

怡课微观易错770题

这套资料中的题目全部选自各大高校比较有难度的考研真题,其中还会结合题目进行相应知识点的细化和讲解,个人认为质量很高(虽然会存在一些印刷错误…)

怡课北大各院真题

这个就是真题集了,由于我用习惯了他们家的排版,因此还是选择了怡课来刷真题;不过不一定选择他们家的真题集,可以看看风评自行选择

统计学参考资料

茆诗松

统计的基础教材,里面的例题和课后题尽量保证都会做

李子奈

计量的核心教材,比较贴近考研范围,其中对于计量的数理推导很重视,这一点与伍德里奇不同;因此为了备考的话建议大家选用这本教材,其中的例题和课后题也要都会做。

怡课北大光华统计真题

北大光华考察的统计和四院统考后的统计风格非常相似,因此参考价值极高

北大经院统计真题

想报考经院的同学也可以做一做经院曾考过的统计题,这个我是从网络上找到的,题目难度略大;学有余力也许也可以做一做数院的题

刘之阳 (清华大学 专业课118 总排名第三)

“我大概是大三下开学前开始准备考研的,但那会儿课特别多,还得顾着绩点不掉太多,所以能用来复习的时间真的不多。给大一、大二学弟学妹的建议是:尽量早点把课程修完,考研会轻松不少。我是到大三暑假才彻底投入考研,公共课的节奏就跟着网上的经验贴走,这里主要说说专业课的安排吧。我的建议是大三上学期把专业课的基础内容过一遍,争取扎实点。暑假就得开始强化复习,然后赶紧刷题。专业课资料我用的是武玄宇和刘洋的,感觉挺靠谱。之后的时间基本就是刷题,刷题真的超级重要!我因为开始刷题晚了,搞得其他课程有点手忙脚乱,所以能早点开始刷题一定要早点开始。下面是我用过的一些书,还有听同学安利觉得不错的,列个表给大家参考。”

参考资料

课程

推荐书籍

公司理财

罗斯公司理财的课后题(非常好,最好做熟)

刘洋的小问题大计算(很好,适合扩展)

今年涉及了CPA财管部分,另外乔纳森的公司理财也不错,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去看看,没看过的也不用太焦虑

投资学

博迪投资学的课后题(非常好,最好做熟)

刘洋的小问题大计算(很好,适合扩展)

今年压轴题就出在了capm的扩展模型上,所以建议书上面内容都看懂

衍生品

很推荐赫尔衍生品的课后题

罗斯和博迪课后题衍生品部分也不错

宏观经济

武玄宇的金融学十讲(非常好,建议反复看)

武玄宇的热点课也很不错(非常好,武神本身就是道口硕博毕业的)

凯程的金融学八百题(还行,熟悉知识点做的)

各门课的教材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

国际金融

货币银行

额外补充

1. 猪哥有个专门的班和配套习题,量比较大,我听说比较有用,但我因为时间不够了就没刷。

2. 其实还会考到金融经济学,但是难度比较高,我也没有专门去学过,一般清华会有大概15分的压轴题,有时候会考到

3. 课后题其实量还是比较大的,可以早点开始去做,而且有些题目非常有启发性

4. 清华备考和其他学校的431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很难复习完所有可能的考点,这点到后面可能会产生比较大的心理压力

5. 真题我就用的凯程的,答案也挺详细的,但是就如第4点所说,清华有时候出的题目会很有自己的风格,所以也就有些题目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

陈经纬 (上海财经大学)

“我考的是上财的431金融。专业课题型分为选择题、计算题和论述题。我是报了线上班学习,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基础阶段:4-6月的时间用来进行基础阶段的学习。这一阶段主要是对专业课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复习,熟悉课本中的理论框架,理解基本概念。每天安排大约4小时的时间,按照书本的章节进行学习,注重理解和记忆。主要任务是对书籍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并结合课堂笔记和老师的讲解进行深入理解。

2.强化阶段:7-10月。强化阶段的重点是对基础阶段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并通过大量做题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我开始做历年的真题以及模拟题,及时检查自己的薄弱环节。每次做完题后,我都会花时间总结错题,分析原因,避免以后再犯。

3.冲刺阶段:在考研的最后冲刺阶段,除了对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外,准备论述题和热点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论述题一般要求学生对某个理论、概念或实际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和讨论,因此提前准备论述题非常重要。每一个论述题的回答,都需要清晰的框架。我在准备时,会将每个知识点整理成框架图,帮助自己迅速构思回答的结构。我每周会进行2-3次论述题的模拟写作,检查自己的答题时间、逻辑结构以及深度,确保自己能够在考试中高效且清晰地作答。论述题注重于将热点问题与课本中的金融理论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得到高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推荐理由

《货币金融学》戴国强

这本书是学习货币金融学的经典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货币的功能、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内容。书中讲解了货币与金融体系的基本理论,尤其注重了货币市场的运作机制以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政策效果。

建议重点复习有关货币政策的章节,如货币供应、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等。对论述题的写作会有很大帮助。

《公司金融》郭丽虹

这本书全面介绍了公司融资、资本结构、投资决策、股利分配等方面的内容。强调了财务决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具体是分析如何通过合适的资本结构和融资决策来最大化企业的价值。投资决策、资本成本、资本结构、股利政策等章节非常重要,这部分的出题点一般是计算题。

《国际金融学》奚君羊

国际金融学的部分理论比较复杂,我在复习时特别注重理解汇率的基本理论、国际收支理论、外汇市场的运作机制等。这本书记忆的部分比较多,在选择题、论述题中都会考察。

《投资学教程》金德环

涵盖了证券投资、资产定价、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证券市场的基本理论、投资组合理论、风险与收益的关系等内容是考试中常考的部分。投资学的题目通常涉及计算,尤其是关于股票、债券的定价和回报计算,选择题中也会考到。

《金融机构与风险管理》陈选娟

这本书考察的点比较少,作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补充教材。主要考察选择题和计算题,把书中的具体公式掌握好就没问题。

当复习前路如千嶂重叠

唯有在日复一日的攀登和坚持中

用汗水与努力浇灌眼前沃土

方可收获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希望特辑分享能够为考研复习的“你”提供帮助

愿“研”途漫漫的“你”一战上岸,金榜题名!

撰稿:刘双瑞、李逸凡、刘之阳、陈经纬

审稿:林艺茹、巴蕾、李祎博

编辑:沈嘉怡

审核:王颖

学院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2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学院南路校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