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论文
教育政策对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来自高校扩招的证据
主讲人
吴昱莹
(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2022级本科生)
时间
2025年5月15日晚上19:00-20:00
腾讯会议
#腾讯会议:972-656-505
点评教师
戴田甜 姜神怡 明洋 尹鹏辉
论文简介
非认知能力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维度,对个体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基于中国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识别高等教育对非认知能力的因果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显著提升了个体的尽责性、开放性、宜人性和综合性非认知能力,但对情绪稳定性和外向性影响有限,印证了人格发展的关键期理论。机制分析揭示了认知能力提升和高竞争环境压力适应是非认知能力提升的核心路径。异质性分析显示,教育回报存在显著群体差异:(1)性别:女性在尽责性上获益更多,男性无显著提升;(2)城乡:城市户籍学生在情绪稳定性、亲和性、开放性上表现更佳,农村户籍学生在尽责性和开放性上提升显著;(3)家庭背景:高教育程度父母子女在尽责性、外向性、开放性、亲和性上全面提升,且提升幅度高于低教育家庭组,为理解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差异化路径提供了新证据。本研究首次利用我国高校扩招政策识别了高等教育对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揭示了认知能力与竞争环境的双路径机制,发现了教育回报的群体异质性,为差异化教育政策设计提供了实证依据。
活动对象
创新发展学院本科生、研究生
人数规模
30人
主办单位
创新发展学院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撰稿:吴昱莹
审稿:汪雄剑
编辑:沈嘉怡
审核: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