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习贯彻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深度结合,引领广大青年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院团委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根据校团委“财经报国青年力行”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安排,广泛动员我院学子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今年暑假,我院组织了20支团队奔赴全国多地展开社会实践。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真心点亮砥砺初心,用行动践行财经报国使命担当。
团队简介
岭南美玉数智探索团作为“财经报国青年力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学习成长为出发点,以“鬱见数治,赋能民生”为行动指引,聚焦基层治理与民生需求,深耕玉林社区,用专业能力为民生服务注入青春力量,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学用结合”的初心践行于基层服务一线。

实践团队在十字街合影
团队视频
实践内容
“岭南美玉数智探索”团队 聚焦基层治理,围绕“老龄化服务”“公共空间利用”“垃圾分类效能”三大实践板块,走进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开展系列调查。调查内容涉及银龄学苑适配性、特色口袋花园利用率、垃圾分类成效以及居民满意度等。
01探索银龄知民生,数智赋能助养老
紧扣玉林市“十四五”规划“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目标,团队成员深入南观社区实地走访调研养老政策以及配套养老设施,深入了解“银龄学苑”项目的政策匹配度、服务覆盖率及老年人满意度。
社区主任表示,“银龄学苑”创立的初心是“让老人在闲暇时,能聚在一起跳跳舞、画画画,这样既能缓解孩子不在身边的思念之情,也能增进社区和睦,提高居民幸福指数。”调研显示,该项目通过舞蹈、书画等文体活动有效丰富了老年人精神生活,但在福利覆盖均衡性、交通可达性及个性化服务供给方面仍存在短板。针对上述问题,团队成员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向社区工作人员提出部分改进建议。

团队成员采访南观社区附近老人
02设施焕彩惠民生小巷含韵润人心
改造最深处,细节见功夫。团队深度走访三处改造区,对州珮社区口袋公园、党史文化宣传巷及九曲巷改造进行实地考察。老旧篮球架、石板椅等设施经系统化改造后,已成为兼具休闲健身与文化展示功能的复合型公共空间,显著提升了居民幸福感与社区认同感。
百米长的背街小巷现已成为党史文化宣传巷,社区充分利用墙面绘制党的辉煌历程。过去僻静脏乱的九曲巷,如今也改造为网红打卡点,成为宣传玉林历史的文化小巷。

团队走访背街小巷——州珮社区的党史文化宣传墙
03青春聚力探分类,社区调研促文明
垃圾分类是城市文明的‘细节考题’。团队在南观、州珮及十字街等社区同步开展垃圾分类专项调研,重点观察混投现象变化,并对商户、摊贩、学生等多元主体进行访谈。然而,设施缺失、标识不清、意识薄弱是制约分类成效的主要因素。为此,团队建议社区可推进分类形成完整体系,借助商户示范带动分类氛围,在人流密集区补充设施,让校园教育与社区实践联动,推动垃圾分类由“少数坚持”向“全民日常”转变。

团队采访流动摊贩社区垃圾分类有关情况
结语
本次实践聚焦“小数据驱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深入广西玉林市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居民访谈等方式,了解社区老龄化服务、垃圾分类效能、公共空间利用等民生问题。未来,团队将梳理实践成果,将调研结果转化为可操作的基层治理数智化发展建议,以更务实姿态将所学用于实践,让青春力量在服务社会中绽放光彩。
撰稿:岭南美玉数智探索团
图片:岭南美玉数智探索团
审稿:林艺茹、巴蕾、柴新凯、吴轩宇
编辑:柴新凯、高奕凡
审核: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