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习贯彻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深度结合,引领广大青年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院团委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根据校团委“财经报国青年力行”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安排,广泛动员我院学子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今年暑假,我院组织了20支团队奔赴全国多地展开社会实践。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真心点亮砥砺初心,用行动践行财经报国使命担当。
团队简介

团队线下实践合照
秉持严谨求实的学术准则与开拓创新的实践理念,“融产兴乡”实践团队深入浙江省嘉兴市和衢州市开展实地调研。团队以一线调研为基础,聚焦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及机制创新研究,为探索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有效路径积累了实践经验,彰显了服务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青年担当。
实践内容
01 蒋村村文旅产业调研纪实
7月21日,团队围绕当地文旅资源分布、产业运营模式及政策扶持体系对蒋村村开展系统调研。期间,团队重点走访了水塔书屋、银杏鸡蛋糕、小妹饭店等代表性经营场所。通过与经营者交流,对当地营商环境、政策扶持力度及文旅产业发展现状有了初步了解。调研发现,蒋村村文旅产业正由“高速增长”向“稳步提质”转变,尽管当前产业发展面临同质化竞争与生态开发瓶颈,但经营主体对未来发展仍持积极态度。
7月22日,团队赴浙粮集团善农现代农业产业园考察。该园区通过农业生产数字化、经营管理标准化、生态保护常态化等举措,有效化解传统种粮主体间纠纷,实现“稳粮增收”双重目标。
随后,团队专访蒋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姚煜峰,了解当地农文旅的主要建设机制与运营机制。谈及产业建设的目标,姚书记指出:“乡村建设的核心目标始终是‘惠民’”。他表示蒋村村将持续以“惠民”为导向,深挖地方特色,推动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拓宽村民在产业建设中的收益渠道。

团队成员参观水塔书屋

团队成员参观善农现代农业产业园
02 溪口镇未来乡村
7月24日,团队前往溪口镇“未来乡村”示范区,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开展深度调研。团队成员先后采访了当地镇文旅办主任、凤羽笋竹产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以及花间集、瓷米文创、曾庆农场等经营主体,系统梳理了“政府统筹—国资平台—行业协会—高校智库”协同联动的产业发展链条。
7月25日,团队参观由废弃黄泥圩水电站改造而成的“泥美术馆”。该馆以“乡村影像”为主题,通过艺术介入激活乡村文化空间,实现工业遗存向文旅地标的有机转化,成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复兴的生动范例。

团队成员访谈文旅办工作人员

团队成员参观泥美术馆
撰稿:“融产兴乡”实践团队
审稿:林艺茹 巴蕾 柴新凯 吴轩宇
编辑:柴新凯 高奕凡
审核: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