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团学工  >   党建工作  >   正文

青年力行|行走田间地头 问切许厝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07-21    点击数:


7月18-19日,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乡村振兴服务厦门站点团队继续细化调研内容,与镇政府、村委干部、村民群众开展一系列访谈交流,实地走访了各文化、产业项目,乡村振兴许厝路径逐渐清晰。

采访内厝镇领导

7月18日,团队前往内厝镇政府进行座谈交流,镇党委副书记康英旭、许厝包村干部李幸权等参与座谈。康英旭书记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欢迎,从财政、工农业、人口、土地等方面介绍了全镇发展情况,希望双方加强合作,探索乡村振兴新思路新模式。李幸权从交通、用地结构、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介绍了内厝乡村振兴面临的机遇和调整,重点介绍了许厝的文化优势和发展规划。

团队成员重点交流了许厝村文化产业打造路径,建议在基础设施、相关文旅资源修缮整合、三产融合、土地流转等层面进行挖掘。同时,双方对黄厝村已有文化相关借鉴案例进行探讨,综合出从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的治理提升到产业扶持,再到产业优化升级的乡村振兴许厝思路。

扎根——访在许厝

与书记交流

农业兴则国家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7月18日上午,学术组成员与村委副书记许东棉开展交流采访,许东棉书记重点介绍了许厝村农业发展和土地情况。

与乡贤校长、非遗传承人交流

许厝村拥有“厦门市文化第一村”的美称。团队成员于7月18日晚拜访村中乡贤——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许成绩校长和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乡贤们阐释了多年积淀而得的文化理解。多年来许厝村走出了约两三百余人的民乐能手,村民自行组建的民乐、管弦乐队伍,文艺队近200人,有8个民间剧团长年从事文化演出,在百姓艺术舞台上已走过三十余个春天,自编、自导、自演了充满乡音、乡趣、乡情的节目,吟唱出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与党建工作者交流

成员围绕许厝村人口结构、收入来源、发展方向等进一步从数据上了解村情村貌,并就基层工作常态交流。根据许厝村实际,成员建议有机结合村容村貌,充分整合鲁藜纪念馆、六间大厝等文旅资源,打造文创实践中心,带动村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

与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交流

成员针对许厝村发展现状,进一步了解文化与产业发展,并对乡村振兴的切身实践体会经验。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吴宇洋作为选调生,谈起基层工作经验表示,大学生的加入使得工作开展效率提高,村务工作要下绣花针功夫,每一件小事都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同时谈到如何在繁杂的事务中理清工作思路,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借鉴——行在黄厝

7月18日下午,团队成员赴黄厝村借鉴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经验。在村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在村文化线路上走访了数家陶艺、青瓷艺术工作坊,与艺术家、参观群众交流,感受到静谧、诗意的文化风韵。

黄厝文化风情

与黄厝村民委员会主任交流

在与村民委员会主任的交谈中,成员了解到黄厝村的主要发展成果,设立创新基地,引进艺术家,发展小型企业,有力提高了财政收入和居民平均收入。团队进一步探讨黄厝村引入艺术家的成功经验,主要通过发动村干部,同时补助收入,完善修缮工作,减免租金。此外还提到了农业用地发展情况。

踏上诗意乡土,创新发展学院团队规划发展的沃土,将全力以赴,于乡村热土挥洒汗水,深挖文化底蕴,助力乡村振兴梦的腾飞!

老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鲁藜《泥土》


学院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2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学院南路校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