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团学工  >   团学工作  >   正文

青年力行丨三载高原行,以“123”数字轻量化赋能二十里铺村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10    点击数:

2025年7月4日,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创行青海,龙马筑梦”实践团队前往青海省西宁市二十里铺村,开展乡村振兴成果汇报与数字技能培训活动。这是学院扎根二十里铺村开展乡村振兴实践的第三年,团队成员在前期基础上,精准把握数字时代乡村经济发展需求,通过视频展映、报告宣讲、人工智能专题讲座等形式,向村干部与村民展示调研成果,围绕电商运营、短视频制作等数字化工具开展实操培训,助力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与乡村文化传播。

授予团队锦旗

一场讲座: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电商的云端课堂

“用AI生成酸菜产品的广告文案,30秒就能写出10条不同风格的推荐语!”成员李明远在讲座现场演示了豆包、deepseek等人工智能在电商文案创作中的应用。通过案例拆解、分步操作等方式,向村干部讲解AI工具在商品描述优化、竞品分析等环节的高效应用。村支部书记感慨:“我们要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

为降低短视频创作门槛,团队提炼出“素材拍摄—AI剪辑—智能发布”的标准化流程。村干部根据讲座内容进行实操,在实操环节成功制作出首条AI辅助的快手带货视频。

开展人工智能讲座

两本手册:数字技能落地的掌中指南

面对村民在运用智能工具时的普遍困惑,团队发挥专业所长,将复杂技术转化为“零门槛”指南。王一赫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撰写了《人工智能使用手册》。通过拆解AI助手操作、信息辨别技巧,让“人工智能”不再遥不可及。而针对村里日益活跃的农产品线上销售需求,韩潇撰写《快团团使用手册》,从建团、推广到收款做了全流程讲解分析,赋能乡村经济提效增收,让科技的温度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人工智能使用手册 

快团团使用手册

三个视频:乡村振兴实干下的“铺”里记忆

熊丹妮、刘泽宇以二十里铺名字演变为切入点,追溯村庄发展历史,真实记录了村民日常生活。殷梓盛、赵昂、李梦瑶、金博涵、韩潇将目光聚焦到村中即将拆除的旧轨上,这条轨道不单为运输货物,更承载了二十里铺村三代人的记忆。团队成员何健琪、韩艳春关注到村中老人居多,两位同学整理答非所问采访片段并制作成视频,引发大家对乡村老龄化的关注。

三个小组以多元视角展现了二十里铺村整体风貌:从地名溯源守护文化根脉,到旧轨拆除推动产业升级,再以老人对话引发对乡村老龄化的关注。三组影像共同勾勒出二十里铺在文化传承、产业转型与社会关怀中的振兴图景,尽显传统村落的时代生机。

二十里铺村史村貌视频

铁轨怀旧视频——《旧轨》

村民答非所问采访视频

此次二十里铺之行,中财大青年学子以脚步丈量乡土,以智慧赋能乡村。他们用镜头定格乡愁,用笔墨传递技能,用科技赋能发展,切实回应了乡村在数字时代的发展困境。三个精心制作的视频将成为村庄文化传播的新名片,两本实用手册是村民触手可及的“数字桥梁”,而讲座培训帮助村民打开通向智能世界的窗口。这一切无不彰显着青年力量在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独特价值。

实践团队合照

实践感言

在二十里铺村,我看到了乡村振兴最动人的模样——当大学生们手把手教村干部用AI写文案、制作视频时,科技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带着温度的生活工具。那些泛黄的老照片与崭新的二维码和谐共存,老人絮叨的乡音与人工智能的应答交织成歌。这让我明白,真正的数字赋能不是让乡村追赶潮流,而是让技术俯身倾听土地的心跳。当酸菜的醇香通过短视频飘向远方,当铁轨的记忆被数字存档,我们便找到了传统与现代最美的相遇方式——不是替代,而是让乡村记忆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华。

——熊丹妮 经济学(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23-1

这次赴二十里铺村的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科技赋能乡村的巨大潜力。看到村干部们认真学习AI工具、积极尝试短视频制作,我感受到知识传递的力量。尤其是当村民们拿着我们编写的手册,眼中闪烁着对新技能的渴望时,我更加坚定了用所学服务社会的信念。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青年人的智慧与热情。未来,我希望能继续参与这样的实践,为乡村发展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赵昂 金融学(国际金融与公司理财)24-1

用平台销售出本地产品,用AI剪辑出传播很广的短视频,用摄像头留下几代人的“铺”里记忆,所谓数字赋能,从来不是把复杂的技术抛给乡村,而是蹲下身把工具变成" 会说话的农具 "。这次实践让我明白了乡村振兴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要让科技的微光穿透数字鸿沟,让文化的根脉在时代浪潮中扎得更深。青年与乡村的相遇,从来不是单向的 "帮扶"。我们用数字技能为土地插上翅膀,土地也用它的厚重教会我们何为成长何为担当。

——韩艳春 金融学(国际金融与公司理财)23-1


文案:熊丹妮 赵   昂 韩艳春

图片:巴   蕾 熊丹妮 何建祺

视频:熊丹妮 殷梓盛 何建祺

审稿:林艺茹 巴   蕾 柴新凯

排版:白舒瑶

编辑:柴新凯

审核:王   颖







学院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2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学院南路校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