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考察,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政课的一个重点,讲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故事,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
创新发展学院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组建由14名师生组成的“创行青海 龙马筑梦”团队前往青海西宁开展实践活动。6月30日至7月1日,团队先后走进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和青海省博物馆,通过沉浸式参观学习与创新性实践,探寻中华民族共同的基因密码,追溯党的光辉奋斗历程,汲取青春奋进力量。
品藏韵 悟同心
6月30日上午,团队成员走进青海藏文化博物院。馆内珍藏的丰富藏族文物与艺术瑰宝,从色彩绚丽的唐卡、古朴精湛的藏式器具到厚重的历史文献,系统展现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传播民族团结理念,团队创新实践形式,特别策划并拍摄了“青年视角·民族瑰宝”主题视频。刘泽宇、李梦瑶担任讲解员,在镜头前,结合展品,生动讲述了藏族文化的发展脉络、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华文明百花园中的重要地位。
藏文化博物馆讲解视频
通过实地参观与视频讲解的双重体验,成员们深刻体悟到: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虽各具特色,却始终相互尊重、互学互鉴、交融共生,共同编织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谐画卷。

实践团队参观藏文化博物馆
庆建党 溯青史
7月1日上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4 周年,团队走进青海省博物馆。馆内精心筹备的党史展览熠熠生辉,珍贵的历史照片、详实的文献资料以及逼真的场景复原,全景式、多层次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从革命到建设、再到改革的壮阔征程。

实践团队参观青海省博物馆
在专业讲解员的细致引导下,成员们驻足聆听每一段峥嵘往事,深入了解党在青海地区的奋斗历史与卓越成就。从革命先辈们为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到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青海人民开展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发展,每一个历史瞬间都震撼心灵,涤荡灵魂。

聆听讲解
汲精神 践初心
此次参观既是文化与历史的深度学习,更是一堂深刻的民族团结教育课。团队师生通过对高原文化瑰宝亲身观察与创新性的视频讲解实践,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以实践行动传播了民族团结精神,深切体会到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意义;通过参观青海省博物馆的党史展览,沉浸式、多维度体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创行青海 龙马筑梦”实践团队将把民族团结精神与红色革命精神融入到工作与生活中,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服务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团队合照
学生感言
作为一名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我深知文化与经济的紧密联系。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灵魂,经济是文化传承的基石。在青海省博物馆和藏文化博物馆的实践,让我深刻感受到青海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这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让我意识到肩负的责任。未来的学习中,我将把专业知识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关注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发展,为推动文化传承和经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实践让我对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充满期待,激励我不断前行。
——创新发展学院 金融学(国际金融与公司理财)24-1赵昂
在青海藏文化博物院的参观中,那些绚丽的唐卡、厚重的典籍深深触动了我。作为视频讲解员,这份工作远不止于复述知识。为了准确传达,我深入了解了藏族文化的精髓。当面对镜头,讲述它在中华文明中的独特地位和魅力时,我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内涵有了真切的体会。这次亲身经历,让我更清晰地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的力量。同时,它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青年,能够参与到文化传播中来,让更多人了解并珍视这份共同的瑰宝,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深感肩负的责任。
——创新发展学院 金融学(国际金融与公司理财)24-1李梦瑶
作为藏文化博物馆讲解员视频的拍摄者,我透过镜头,看见讲解员站在唐卡展柜前,手势随着讲述起伏,橱窗内的金线在光影下流转生辉。陶罐、藏毯的故事从她们口中娓娓道来,民族千年的智慧与坚韧仿佛触手可及。在共产党史馆拍摄时,取景框里泛黄的文件、锈迹斑斑的物件,让我真切感受到先辈们的热血与信仰。作为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研一学生,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传承文化、赓续精神,也更需要用专业知识在财政学领域践行使命担当。
——创新发展学院 财政学24研 李明远
文案:李明远 李梦瑶 赵昂
图片:巴蕾 何建祺
视频:李明远 金博涵
审稿:林艺茹 巴蕾
排版:夏星汉
编辑:沈嘉怡
审核:王颖